近段時間,國內油脂市場行情低迷,相對于其他油脂來說過高的菜油價格因進口供應憂慮緩解而回調,豆油、棕櫚油行情因國內外供大于求的格局而連續(xù)下探,連盤油脂期價破位。如下圖所示,以豆油為例,現貨價格呈趨弱態(tài)勢,油廠成交表現不佳,截至4月28日當天,國內沿海主要廠商一級豆油現貨平均價格約5267.5元/噸,當日大連地區(qū)市場一級豆油主流報價在5250元/噸、天津地區(qū)5230元/噸、日照地區(qū)5270元/噸、廣州5240元/噸、北海5240元/噸左右。那么當前油脂市場及后市有哪些因素值得關注?中國糧油信息網分析師辛顯明將對此進行簡要說明。
大豆充裕消息不斷
據外電4月26日消息,周五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,預計巴西2018/19年度大豆產量將創(chuàng)下歷史第二高位水平,因晚熟大豆的產量可觀,一定程度上彌補了12月和1月期間干早天氣所造成的減產。根據12家受訪機構的平均預期,巴西2018/19年度大豆產量料為1.1546億噸,較前次預估均值高出100萬噸,但不及上一年度所創(chuàng)的1.193億噸紀錄高位。
布宜諾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發(fā)布的周度報告稱,截至4月24日的一周,阿根廷大豆收獲進度達到50.7%,上周為34.1%。平均單產為3.82噸/公頃,上周為4.02噸/公頃。交易所預測阿根廷2018/19年度大豆產量為5500萬噸,比上年的3510萬噸提高57%。
4月26日,國際谷物理事會(IGC)發(fā)布報告顯示,2018/19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計為創(chuàng)紀錄的3.62億噸,比2017/18年度提高6%,主要因為南美大豆產量前景改善。由于用量未作調整,所以庫存預計達到5500萬噸,比上年的4500萬噸提高1000萬噸。報告稱,2019/20年度全球大豆產量預計為3.61億噸,比上月預測值調高了200萬噸,略低于上年創(chuàng)紀錄的3.62億噸。由于期初庫存上調,2019/20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庫存預期增至5600萬噸,比3月份預測值高出500萬噸,比上年增加約100萬噸。
近期國際上雖有機構下調阿根廷19/20年度大豆產量預估,但仍高于前年產量,巴西大豆記錄高位產量消息不斷,阿根廷大豆收割過半已開始準備進入中國市場,南美大豆維持豐產預期。自去年中美貿易戰(zhàn)正式開打以來,進口美豆關稅上調并未放寬進口,而美新豆已開始播種,國際市場大豆供應充裕格局未改。
外圍油脂氛圍利空
4月26日美原油期貨大跌3%,在其受助于地緣性政治因素連續(xù)走升后出現高位回調,因此前美國總統再次向石油輸出國組織(OPEC)施壓,要求其提高原油產量,以降低汽油價格這在生物燃料層面利空棕櫚油等油脂商品市場。
印尼貿易部4月26日表示,將5月毛棕櫚油出口稅率維持在零不變。印尼政府5月毛棕櫚油參考價格設在每噸573.31美元不變,略高于4月,但仍遠低于觸發(fā)出口稅率的最低門檻。欲了解更多油脂行情數據以及未來走勢,敬請持續(xù)關注中國糧油信息網的官方網站(http://www.kagbk.com)以及APP(http://www.kagbk.com/app)和微信平臺(graininfo)或可致電0451-88001128咨詢,成為中國糧油信息網的會員,享受更多特權。
今年5月為齋月,應是棕櫚油消費量較大的時間段,但今年4月備貨季的馬棕出口數據表現不佳,馬來各船運機構數據顯示本月前10、15、20、25日的馬棕出口環(huán)比增幅均未有明顯增長,不盡人意。且棕櫚油已進入季節(jié)性增產周期,馬棕高企292萬噸的庫存較難下降,加之印尼繼續(xù)維持毛棕櫚油出口零稅率,一定程度上擠占馬棕出口市場。短期馬棕期貨或承壓以筑底震蕩為主,利空國內食用油脂市場。
綜上所述,外圍豆類油脂市場弱勢氛圍還需要時間消化,南美大豆豐產并持續(xù)輸出中國,美豆價格因中美關系遲遲未解而弱勢震蕩,馬棕進入季節(jié)性增產周期但齋月前的市場備貨并不理想。國內豆油135萬噸及棕櫚油75萬噸的庫存均處往年同期高位,國內油脂市場逐漸進入消費淡季,供大于求及終端提貨速度放緩令買家采購謹慎,少有大單成交。后期豆棕到船壓力較大,國內油脂庫存呈緩增趨勢,短期國內油脂行情或承壓延續(xù)筑底震蕩,缺乏足夠利多的上漲動力,建議買家維持剛需即可。另外中美兩國定于4月30日在北京舉行下一輪談判,5月8日在華盛頓再進一步磋商,可保持關注。(中國糧油信息網 辛顯明)